筒瓦廠家為防止存儲瓦片受損,通常會從存儲環境、堆放方式、防護措施及管理規范等方面入手,具體方法如下: 一、存儲環境控制 防潮防雨 存儲場地需選擇地勢較高、排水通暢的區域,避免雨季積水浸泡瓦片。 室內倉庫應保持通風干燥,必要時安裝除濕設備,控制相對濕度在60%以下,防止瓦片吸水后重量增加或發霉。 露天堆放時,需用防水篷布完全覆蓋瓦片,篷布邊緣固定牢固,避免雨水滲入。 防曬與溫度管理 避免瓦片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暴曬,尤其是高溫季節,防止釉面褪色、開裂或坯體脆化。 室內倉庫需遮陽避光,或設置隔熱層,降低環境溫差對瓦片的影響。 二、規范堆放方式 分類分層堆放 按瓦片規格、型號、批次分類堆放,便于管理和取用,避免混放導致擠壓破損。 每層瓦片之間用平整的木板或塑料墊板隔開,墊板需承重均勻,防止下層瓦片受壓變形。 堆放高度不宜過高(通常不超過2米),頂部瓦片需保持水平,避免重心偏移導致坍塌。 直立或側立堆放 筒瓦可采用直立堆放(筒口朝上)或側立堆放(弧形面接觸墊板),減少瓦片表面承受的壓力,避免釉面磨損或坯體斷裂。 對于弧形較大或較薄的瓦片,可在層間增設軟質緩沖材料(如泡沫墊、草墊),進一步減少摩擦和震動。 三、防護與加固措施 邊緣與棱角保護 瓦片的邊緣和棱角易破損,堆放時可在垛體四周用木板或塑料護角包裹,形成防護邊框。 對散裝瓦片,可在每摞頂部和底部放置專用護角件,分散壓力。 固定與支撐 垛體之間預留通道,便于通風和搬運,同時在垛體側面用木方或鋼架支撐,防止傾倒。 長途運輸或搬運前,需用打包帶或尼龍繩對垛體進行橫向和縱向捆扎固定,減少運輸中的晃動。 四、搬運與管理規范 輕拿輕放與工具適配 搬運時嚴禁拋擲、拖拽瓦片,需使用專用夾具或托盤,減少人工直接接觸導致的磕碰。 機械搬運(如叉車)需注意叉臂寬度與瓦片垛體匹配,避免叉臂插入時擠壓瓦片。 定期檢查與維護 定期巡查存儲場地,查看篷布是否破損、垛體是否穩定,及時清理場地內的雜物和積水。 對長期存儲的瓦片,可定期翻轉垛體上層瓦片,調整受力點,防止局部受壓過久變形。 標識與先進先出 在垛體醒目位置設置標識牌,注明瓦片規格、數量、入庫日期等信息,遵循“先進先出”原則,優先使用存放時間較長的瓦片,減少庫存積壓導致的老化問題。 五、特殊瓦片的針對性防護 釉面瓦與彩繪瓦 此類瓦片表面裝飾層較脆弱,堆放時需在層間加墊軟布或氣泡膜,避免釉面摩擦脫落。 單獨存放,避免與其他重物或粗糙物體接觸。 薄壁或異形瓦 對厚度較薄或形狀不規則的瓦片,采用定制化支架或分隔架存放,確保每個瓦片受力均勻,不與相鄰瓦片直接碰撞。